顺鑫农业,全称北京顺鑫农业股价有限公司,是北京第一家农业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00860,集生物酿造、营养肉食、安全家品、健康地产、生态建筑等产业于一体。北京顺义区国资委是实控人。
从2013白酒年报数据对比分析时,发现顺鑫农业其惊人的产量、销量吨位数。 但是,在长达4年多时间,股价基本没太大反应,大概是有什么东西蒙住了投资人的眼睛。
1、国资增持,属不同寻常的牛
顺鑫腔股于今年2月、5月连续增持顺鑫农业股票,第一次平均增持价格18.86元、第二价格36.49元,两次集中总共增持了1%的股份。增持后,大股东北京顺义区国资委的控股比例提升至38.45%。
大股东出手增持,本来不是新鲜事,尤其在今年。但是,有谁见过国资控股的大股东增持呢?好像极少。印象中白酒行业近三年就没出现过。2015年底,泸州市国资委曾增持过泸州老窖,之后大涨了两年。
所以,有个结论:凡国资控股且国资大股东出手增持的,大概率上是有料的。
2、涨幅第一,是独领风骚的牛
2018年上半年伴随大盘下跌,白酒板块也回调、补跌。截止昨天,4家龙头年内区间的最低点较最高点下跌幅度,依次:贵州茅台23.23%、洋河31.58%、泸州老窖43.85%、五粮液37.13%。
2月9日,顺鑫农业盘中创下两年最低价16.45元。2月23日,国资大股东首次出入增持,当天收盘价为18.36元。 8月1号,盘中创下历史最高点位47.90元。截止9月26日重新又接近前期高点了。
对比大股东2月23日至26日首次增持均价18.30元,顺鑫农业股价今年以来最高涨幅达到2.33倍。
顺鑫农业,超越茅台及所有白酒股,成为上半年以来涨幅第一的白酒股票。
3、双料酒王,是吨位庞大的牛
产销双料王。
按吨位计算,牛栏山已成为中国名符其实的白酒产量、销量“双料酒王”。据可靠数据统计,牛栏山销量吨位2011年超越五粮液、2014年超越泸州老窖,多年连续保持全国第一。
增长快车道。
2011-2017年间,按吨位计算。牛栏山年复合增速是 22.69%,销量吨位年复合增速为21.46%。规模以上白酒行业产量吨位数年复合增速仅为 2.65%。
2011-2017年间,以金额计算。牛栏山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速为17.11%,而规模以上行业平均年营收复合增速仅为7.11%。
牛栏山,为什么牛
对照牛栏山近10年的成长路径,给合庖丁解酒近20年酒业经验、观察,具体展开来聊的话,我们大概可以啰嗦出8个理由。
1、顺应消费升级
媒体炒作消费降级概念,但截止今天,中国社会整体上仍处在消费升级的历史进程之中,可能的确增速是在放缓。
消费升级/降级,不仅是简单的价格上涨或下降表象。更深层次的内涵反映是收入提升后的人们对产品品质的追求、对性价比的权衡、对可供选择的便利性比较、对品牌品味(品牌所代表的精神文化)的欣赏、对社会地位及现状的自我彰显等。
牛栏山,是如何顺应消费升级的呢?
牛栏山,紧扣低端酒市场、低端白酒消费人群,抓住了低端酒的消费升级需求。消费升级,不只是有钱人独有的需求。低端白酒消费人群,也有对品牌、对品质、对性价比、对选择性、对便利性的升级需求。
在战略上,相对竞争对手们,更专注、更聚焦于低端酒市场,不疾而速、无为而治。
在价格上,领先于行业重塑低端酒价格标杆,将白酒行业原普遍性3-5元、8-10元低端光瓶酒价格,提升至15-20元价格,并成功的树立了一个“低端酒的高端化形象”。
在策略上,非常务实,以浓香而不是清香型产品,来抢占更具广泛群体基础的浓香型低端市场,且制订了非常务实的区域滚动拓展计划。
在经营上,总成本领先战略一直贯穿其中,从生产布局、规模化生产、低毛利率、大商渠道模式、手握预收款等可以看出,这有助于继续强化其低端酒之王的地位。下面有详细阐述,此处不多讲。
2、生产基地,轻资产模式
通过自建、并购、租赁多种模式,顺鑫农业牛栏山在全国建立起了四处白酒生产基地,北京顺义、河北香河、四川浦江、内蒙宁城。
覆盖的白酒香型有三种,意味着生产工艺及流程也会有三种(至于区别大不大,庖丁解酒不了解),分别是浓香型(陈酿)、绵香型(宁城老窖)、清香型(二锅头)。
如何支撑40多万吨的年产能需求,四处生产基地就是明证。如何支撑生产环节上的低成本化,围绕主销区战略布局产能基地、设备售后租赁即是例证。
短期,在资本开支上有些大,但长期看,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完全自主供给基酒、产能。
3、产品体系,白牛二当头
事实上,如所有中国白酒厂一样,牛栏山的品牌、产品数量,也是非常多的。
从相关披露信息看,牛栏山最核心产品是牛栏山陈酿,绝对大单品,规格为500ml*12/42度/浓香型,行话俗称:白牛、白牛二。推算陈酿销售金额估计超过上半年营收的50%,销量吨位估计近70%(未经考证)。
假如,按营收、销量吨位数字换算成单瓶500ml的出厂均价,1吨=2000瓶,可以推算出牛栏山近7年的单瓶出厂均价走势,单位:元/瓶。
从上图可以看出,伴随近年销量吨位的不断扩大,牛栏山酒的出厂均价却是持续下降,但毛利率常年能保持在50%上下,而2017年度19家主业为白酒上市公司年白酒毛利率中位数在70%。
这说明牛栏山实现了规模效应,生产成本、管理成本等方面的效能实现了最大化,当然质量是前提。
毕竟,固液态法、液态法的白酒生产工艺成熟、流程相对简化,不需要太多、持续性的科研投入(除了环保投入外)。也不像高端白酒,需要上好的粮食原料、需要更长的存储周期,更大的仓储洞库,更多的资金沉淀在基酒当中。
低单价、大单品、快周转、低附加值、高覆盖,牛栏山几乎可等于同快消品,如同王老吉一样。
4、渠道模式,大商协销制
在过去30年酒业发展过程中,论促成快消酒水企业成功的最关键的内部因素,庖丁解酒以为渠道贡献绝对排第一。换句话讲,在大多数情形下,是渠道模式的成功,塑造了成功的产品,大单品进而铸就了白酒、快消品牌。
牛栏山,与业内盛行的厂家主控之下的扁平化、深度扁平化的模式不同,庖丁解酒总结其实施的渠道模式为大商协销制。
即以省级或更大区域组建一个大区平台,交由一家大经销商全盘操作(近似分公司),负责辖区线下的经销商开拓、团队组建与管理、产品推广、市场管理与维护、费用垫付与兑付等职责。
而牛栏山,只负责品牌、生产。因而,在规模效应下,较低的毛利率,也可以活得滋润。何况,还有手握大额的预收款。
不知有没有发现?牛栏山的区域经销商,很多都是劲酒经销商。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营销分离、厂商分工,厂商间合作与分工关系,一如早期产生纠纷前的王老吉与广药、华彬与泰国红牛、浙江商源与伊力特、金六福与五粮液。
渠道之于厂家,最本质的东西还是效率与秩序。
大商,是否已成为过去时。牛栏山,好像给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案例。同为大商模式,牛栏山与名酒企的有何不同呢?有网友这样点评:名酒的大商是附属,牛栏山的大商是股东。
5、核心区域,一京十八省
牛栏山,最核心的区域市场,毫无疑问是首都北京。
据2017年报数据,首都北京年牛栏山产品销售额超20亿元,约占全国营收近30%比例。与其它地区不一样,牛栏山在北京市场,也在学习洋河搞产品升级,推出系列中高价格品牌,如:黄龙、珍品30年、百年等,向上求突破、打破价格天花板。
据说,北京人都认这个,谁喝牛栏山都不掉价。
北京市场的成功,对于牛栏山的意义有三层,一是能造血,意味着向外输血的能力、打市场的能力。二是样板市场,产品是可靠的、模式也得到检验。三是承首都之名,居高临下,加上外来人口多、商贾往来频繁,更有利于在全国形成口碑传播。
一旦有品牌力,有样板市场,有赚钱效应,就具备了区域可复制的条件。量变到质变,短时间内,销量可能会出现几何级的倍增效应。
牛栏山,已在江苏、内蒙、安徽、浙江、河北、上海等18个省份市场取得过亿的销售额,长三角、珠三角也得到了长足又快速的发展,这表明牛栏山全国化进程已加速,且势不可挡。
牛栏山,继续在向低线城市(县镇村)、西部地区持续快速的推进。在快消、低端酒市场上,渠道的纵深覆盖以及服务能力,将决定着品牌能走多快、走多远。
显然,牛栏山已具有这样的势能,百亿就在眼前。
6、价格体系,让人赚钱
这里主要是两点。
一是零售价格。这是给消费群的自我指示灯,什么样的价格,会吸引什么的消费者。汲取了老村长、东北坊、泸州老窖二曲、双沟普曲、尖庄等传统低端竞争产品的低价无利的教训,牛栏山率先给低端白酒订出一个相对高端的价格15-20元,一跃跳出了以前的3-5元、8-10元两个价格带的包围圈。
这一点居功至伟。
二则是渠道价格,这关系到渠道环节的利润总量及各层级的分配问题。
牛栏山陈酿的渠道价格体系,不便在此透露。想必,彻底营销分离、厂商分工后,牛栏山给予大商们的利润空间是有钱赚的,是有可比性的,是有竞争力的。
我们都明白,价格体系的设计,无非就是要保证一点,让紧跟自己的经销商有钱赚。并非一定要暴利,但要有持续性、稳定性,最好厂方政策及管理层变动少,则那就更完美了。
利润好,周转快,规模大,夫复何求?经销商们不撸袖子也会加油干!
7、竞争对手,无暇低端
牛栏山,真正崛起的时间,正是白酒行业剧烈调整2012年之后的这几年。
2011-2015年,对于大多白酒厂家来讲,面临着去库存、去产能问题。能砍则砍,能减则减,尤其是没有什么利润的低端酒,更不值得留念。比较直接的,有水井坊、沱牌、今世缘都是在大力度剥离低端酒。
2016年至今天,是高端白酒引领行业复苏。名酒企都将重心放至中高端酒市场,对低端酒估计无法分心,自顾无暇。洋河开发出了售价30-40元的高线光瓶双沟蓝优、泸州老窖开发出绿玻二曲、五粮液在尖庄上则更为粗暴直接大幅提价,名酒低端酒的市场表现,还有待观察。
同城老对手红星二锅头,一度红遍全国,声势高人一头。现或因体制问题、激励不足、观念老化、创新不足等原因,已是有些江河日下。
只有,牛栏山够坚决,专注于低端市场,持续不断的在央视打广告。
8、经营团队,低调高效
牛栏山的高管团队,低薪、低调,给人无为而治的感觉。与同行对比,顺鑫农业的高管薪酬都太低,基本上也不持股,似乎有点说不过去。
但是,在牛栏山品牌打造、品牌传播及媒体投放,是很有策略、很有魄力、很大手笔的。例如:抢先布局低端15-20元价格带、抢先布局四大生产基地、抢占二锅头品类定位,抢占北京地域文化高点、争当北京文化的代言人等。
“正宗二锅头,地道北京味”,品牌定位最大优势的抢占了两大超级关键词“正宗、北京味”。
同属二锅头工艺,在与同城对手红星的竞争中,“正宗”两字,让北京本地消费者感觉牛栏山才是更传统、更正宗的二锅头(品类代表)。对于外地来北京的人,则给你的心理暗示是牛栏山才最能代表北京文化的底蕴、味道,来了就尝尝看。
自2011年起持续在央视投放电视广告,久而久之,这个心智都被牛栏山抢过去了,中国低价优质的民酒消费升级的大旗,也被牛栏山扛回家了。
白酒,一直是央视的大客户。CCTV尤其对以下两类人群的传播效应最好。
一类是高阶的政商人群,看新闻联播是为看风向的,差不多都是能喝茅台的。二是低线城市、广大农村的中老男性,看CCTV就是等着天气预报(像我的父亲),可能是一种生活习惯。
对于他们来说,央视有广告,也有面子,15块的比12块的好,白牛挺好的。
站在产业角度看,牛栏山能否像啤酒一样,彻底持续的打破白酒产地化情感的约束吗?也就是说在北京生产的牛二,在成都生产的牛二,消费都能坦然接受?这个坦然,指的是就像你喝农夫山泉,从不在意是长白山的深山水,还是西藏的冰山水。
站在营销角度看,在新零售、大数据、扁平化浪潮中,大商模式还有未来吗?什么样的渠道模式,什么样的经销商才不会忧伤?
站在投资者角度,顺鑫农业(000860),哪天有没有可能更名为北京牛栏山股份有限公司?彻底剥离其它产业(地产、肉食)。否则,中国低端白酒之王的价值,如何才能得到彰显?
牛栏山现象,引发的思考依然不会停止。
但,作为普通人
因为二锅头、榨菜的大卖
立刻引来祖国上下一遍消费降级的惊呼
显然,有些过了。
有人住北上广深的庭院深深的豪门大宅,也有人打个牙祭请个客随便一顿四十好几(万)。但大多数的普通人或许还是小心翼翼的蜗住在某个城市的七环八环之外的十里八里。
当人们都在热烈的讨论稀土公子餐桌上的七八斤的野生大黄鱼时,我们也不要忘记了还有十几块一瓶的白牛二的存在,更不能忘了我们身后世代生活在五六七八九线城市、城镇及乡村里的,像白牛一样普通的大多数中年老年。 |